首页--城市概况

池江镇位于大余县东北部,南邻江西省信丰县和广东省南雄市。全镇总面积120.8平方公里,现有人口4.67万人,墟镇人口0.4万人,有15个行政村、1个居委会、1个良种场社区管理委员会,村小组268个,总户数15602户,耕地30200亩,林地99500亩,全镇共有党支部23个,党员1070个人.章江蜿蜒流经中部,323国道、赣韶高速公路和赣韶铁路穿境而过,西气东输二线途径四个行政村并在长江村设有全县唯一的气阀站,是大余县三大镇之一,也是全省重点镇之一。镇政府距县城23公里,距赣州60公里,地势平坦开阔,境东南为低山丘陵,西北部为丘陵岗地,中部为小平原间有土丘,与新城镇形成赣南第二大盆地,气候温和,土壤肥沃,水利资源丰富,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区位优势,适宜种植水稻、经济作物、脐橙和发展养殖业、水产业、加工业。近年来,池江镇在县委、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,以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动力,立足本镇实际,按照“生态立镇、产业兴镇、劳务富镇、商贸活镇”的思路,逐步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,养殖业、果业为重点,食品加工、木材加工、建材制造和第三产业发展为主,农、工、商协调发展的经济发展格局。

  一、农业:以果业、甜玉米、生猪、肉鸭、水产、优质稻为主导产业,建立了脐橙、生猪、肉鸭、鱼苗、优质稻、甜玉米等生产基地。引进了以加工板鸭、肉制品、果汁为主的大余县赣源食品厂,带动肉鸭、生猪、水产品、果业等产业的发展。组建了生猪流通协会、水果营销协会 ,带动生猪、甜玉米、优质稻和果业产业的发展。有500头种猪养殖场两个,引进外商兴建了两个万头以上生猪养殖场,一个以加工生猪为主的肉联加工厂。有果园1.8万亩,主要分布在同心脐橙场、池江良种场、长坑流域及板棚村,有三个连片千亩的精品果园,年产水果9000吨;甜玉米种植面积9000亩,优质稻面积12000亩,年出栏5000头肉猪的大型养猪场4个,形成了一个养猪专业村,全镇年出栏生猪达7万头。充分利用1200多亩的水库、山塘、鱼塘资源,形成了水面养鸭、水中养鱼的立体养殖模式,年出笼肉鸭90万羽,水产品产量达1000多吨。森林资源丰富,有林地面积5796公顷,活立木蓄积量达12.5万立方米。

  二、工业:主要以食品加工、制衣、家俱制造等为主。目前有工业加工型企业165家,外资工业企业35个,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在千万元以上的企业有2家,一是新良啤酒有限公司,二是赣源食品厂。

  三、农产品市场体系:建立了水禽、粮行、屠宰、水果与专业批发市场,目前正在开发建设占地2.8万平方米的综合农贸市场。组建成立了水果营销协会、生猪流通协会、甜玉米生产协会、肉鸭养殖协会,通过协会的示范带动和扶持,为我镇果农年销售水果8000多吨,营销生猪30000头以上,使我镇甜玉米面积增加到9000亩,养殖肉鸭210万羽。

  四、基础设施:近几年,镇政府投资3000多万元,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,争取政策资金兴建了杨梅村等16个标准化村部;争取项目资金兴修长坑、板棚水库等农田水利设施项目建设,新建长江官陂、池江灌区、同心水渠等水渠22公里,修复水渠5.5公里,23500余亩耕地实现了旱涝保收;多方筹集资金硬化了群众反映多年的池兰公路、杨柳、高林村道等通村、通组及组内循环水泥路41.5公里。狠抓项目建设促进池江经济发展,通过努力已完成造地增粮、饮用水安全、九水河堤加固、池兰公路、池信公路、肖池桥、卢屋桥、杨梅桥建设等项目,启动花新公路、小汾桥、团口桥建设项目。引进外资新建了池江医院医技大楼,添置了高科技诊疗设备,解决了农民群众看病就医难的问题。自筹资金建立了老年体协辅导站和英姿辅导站,并在各村设立老年活动中心;投资了20多万新修池江体育休闲广场,为圩镇群众提供了休闲锻炼的新去处。协助做好池江110千伏变电站建设、康大高速、赣韶铁路、西气东输等项目在池江段的各项工作,进一步加大我镇的发展潜力;开展全镇性的土坯房改造工作,2012年改造380余户。几年来,共投入建设资金700多万元,完成了60个20户以下自然村落整体规划,50个省扶点和11个自主点的工作任务,改路里程达20.8公里,改水、改厕率达到90%,打造了一批以新江灵潭里、同心竹子坳、新江塘埠湾为代表的新农村建设精品点。

  五、文教卫生:镇文化站被评为全省百强文化中心;镇内设中学一所,在校学生2580人,小学6所,在校学生3740人,池江中心小学曾获市级文明校园称号,池江中学先后获赣州市“德育学校”、“文明学校”、 “示范学校”、江西省“科研兴校先进单位”等殊荣,池江中学被定为江西省“农村初中分层教育课题研究实验基地”; 镇内有中心卫生院一所,下设3个门诊,防疫妇保站一所,农村诊所39所。有线电视、电话、移动、邮电等网络覆盖率达100%。
>>更多

城市评价